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婧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天府新區時,提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論述和全面部署,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開辟新境界。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公園城市首提地四川天府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這是全國首個省級層面推動建設的現代法務集群。2021年2月5日,天府中央法務區正式啟動運行。
兩年多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指示精神為遵循,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7月25日,綜合性省級地方性法規《四川天府新區條例》明確提出:“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天府中央法務區與天府中央商務區融合發展,高質量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堅定建設發展天府中央法務區的信心決心。
2023年,天府中央法務區已基本完成“建平臺、聚資源”的初期目標,邁進“提功能、升業態”中期建設階段,在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實踐先行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商融合產業示范區”和“西部法治人才集聚高地”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獲評中國改革2021年度唯一省級特別案例,成為法治服務四川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助力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
堅持思想引領,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實踐先行區
從籌建到運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始終。為持續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思踐悟,天府中央法務區積極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和具體實踐,獲批“四川省習近平法治思想實踐研究基地”。
首先在法治理論研究上下功夫,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聚焦公園城市法治保障、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等領域,與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合作,形成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實踐課題成果16項,參與《法治藍皮書.四川依法治省年度報告(2023)》發布。
同時整合法治教育實踐,積極創建天府法科賽事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等法治實訓基地,銜接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和高校院所供需資源,簽約授牌天府知識產權研究院,依托國家律師學院西部分院建設法務人才實習實訓中心。
此外,拓展法治文化交往,以法務服務低碳轉型、服務對外開放、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等多元主題研究打造一批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展示空間,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實踐、社區治理、法商融合示范點,成功獲批“四川省習近平法治思想實踐研究基地”。天府中央法務區還建成法治文化公園5個,累計舉辦舉辦天府中央法務區法治協同發展論壇等交流活動10余場,形成全面行動、全員參與、全維宣傳推廣的生動局面。
加快夯基壘臺,建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天府中央法務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法律服務資源”的重要指示,強化機制創新,整合各類資源,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強化賦能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法治支撐。
以“一點、六院、六庭”司法審判資源導入為重點,創設全層級司法審判高地。目前,掛牌運行最高法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審判點、成渝金融法院,高效運行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成都知識產權法庭、成都互聯網法庭等6個專業法庭,全力協調保障省法院、市法院、成鐵一院、成鐵二院等重點項目加快落地,順利完工新區公檢法業務用房。2022年集中審理全省90%的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和53%的涉外商事案件,司法審判機構的集聚成為天府中央法務區“法治生態圈”的“核心引擎”。
針對公共法律服務行業分散的現實問題,天府中央法務區整合優化公共法律服務,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務平臺。如今已入駐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等10余家各類政法服務窗口和“一帶一路”商事調解中心等10余個涉法服務機構,群眾辦事咨詢只跑一次腿、只進一個門。積極引入成都國際仲裁中心、中國貿仲西部國際金融仲裁中心等行業領軍項目,探索打造“成都破產服務中心”“成都金融調解中心”“成都企業咨詢中心”等特色法務機構。
天府中央法務區強化智慧法務場景營造,入駐中國聯通集團智慧法務軍團,發布天府中央法務云、天府中央法務鏈,研發打造“法律云市”,建成投用“天府法務”網等智慧法務平臺,全省210家公證處不動產登記“一件事一次辦”,全省112家司法鑒定機構鑒定業務全程線上實時賦碼辦理,形成普及便利的公共法律服務格局。
強化項目招引,建設法商融合產業示范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秉持這樣的理念,天府中央法務區積極建設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以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承載要素流動,吸引項目落地,帶動創新創業。
天府中央法務區已出臺《四川天府新區促進天府中央法務區產業建圈強鏈政策》等4份產業支持政策,從支持高端法律服務機構落戶、鼓勵法律服務機構做大做強、鼓勵全鏈條產業生態圈構建等多個維度給予具有全國比較優勢的政策扶持,落戶天府中央法務區的法律服務機構最高可獲得400萬元的補貼。一系列實用政策的落地,將助力成都乃至四川加快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服務業發展格局。
法務資源的集聚吸引著眾多市場主體紛至沓來,公司業務、金融證券等更多高端法律服務需求水漲船高。結合公園城市示范區、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四川自貿區建設工作要求,實施“法務+低碳轉型”“法務+對外開放”“法務+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發展路徑,政策紅利有效釋放,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吸引北京通商、泰和泰等具有知名度、影響力的法務機構入駐,已累計集聚泛法務機構近300家,涉法務機構2022年稅收同比增長45.2%,主動服務各類商事主體、各個發展環節。天府中央商務區累計集聚招商局集團西部總部等重大產業化項目125個、總投資超2600億,2022年納稅上千萬產業企業16家,建成3棟億元稅收樓宇,產出效益加速提升。
法治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又促進產業承載力提升。據統計,天府中央法務區已建成投運天府法務產業大廈等9棟產業樓宇,大力提升產業載體空間。泰和泰國際法律服務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封頂、開展幕墻施工,青島路TOD法創空間首期項目主體施工至正負零,持續推進中海西南總部主塔、東方電氣創新中心等重點產業樓宇建設,實施億元樓宇培育計劃,項目建設與產業導入同步推進。天府中央法務區重點片區2023年布局策劃2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約 533.9 億元,全年計劃投資 56.3 億元,已完成目標投資額 71.52%。
引育法治人才,建設西部法治人才集聚高地
天府中央法務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的重要指示,著力加強引育法治人才,在“天府英才計劃”中增設法務人才評定標準,創新專業化、多元化、特色化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
突出“專業化”,校地合作協同發力。會同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等 14 所重點院校,形成法學教育、人才培訓等“5 類主題+38 項”校地合作項目清單,全方位開展法治理論研究、法治文化教育合作。依托高等院校法學專業師資力量保障法治人才培訓質量,科學規劃培訓班次和課程設置,形成專業特色,服務業務發展,滿足廣大法務從業人員接受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崗位素能的需要。
突出“多元化”,開展系列人才培訓。今年2月12日,全國律師行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暨國家律師學院西部分院啟動運行儀式順利舉行。國家律師學院西部分院由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國家律師學院)、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四川大學、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合作共同建設,打造高水平開放式法治人才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和法律服務交流合作平臺。天府中央法務區依托國家律師學院西部分院積極開展多元化的人才培訓,截至目前已開展四川省律協涉外律師培訓等培訓40余場次,培訓人次達2200余人,培訓人員范圍涵蓋律師、司法行政機關人員、司法輔助人員等,已成為成都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法治人才培養平臺。
突出“特色化”,建立特色交流培訓基地。天府中央法務區積極與相關單位合作,建立一批特色法務人才交流與培訓基地,面向黨員干部、青少年等主體開展有針對性的特色培訓。與上海政法學院合作共建上合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成都研修基地,服務司法、執法部門人員以及律師、反恐維穩界人士的業務交流。與天府新區檢察院、香山中學合作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和生動課堂。此外,天府中央法務區還將全面推進天府法科賽事基地、示范性法學實踐教學基地、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等不同業務類別的特色交流培訓基地建設。
責編:李迅
一審:李迅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